湖北这一姓氏,统治古城300余年,第23代后人族谱被借仍坚守祖坟
提及古代墓葬,很多人脱口而出的不外乎帝王皇陵,诸侯大墓。而在湖北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,有这样一个古墓遗址,它的姓氏后人在此已传23代,守墓至今,还因意外失去自家族谱。
到底是哪个墓来自哪个姓氏呢?它们都有什么样的历史?23代人守墓和丢失族谱又是怎么回事呢?我们一个个来看。

湖北300余年土王墓
土王墓,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,唐崖镇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内。
这座墓在明洪武初年修立,废止于清雍正十三年,改土归流。墓主人为唐崖第二代土司覃植什用,是整个西南地区保存最好、最大的一座土司墓。

这里科普一下,土司,是元朝起设立的,一般是治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世袭官员。
作为中国古代一类官职的统称,通常是西北、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任职。
而在土王墓的左后方,另有一处墓葬,为唐崖第十二代土司夫人田彩凤的墓。
湖北恩施覃氏
覃氏,一是出自覃怀地名,此地有一部落叫覃怀氏,其后以部落名为姓,称为覃怀氏,后简为覃氏。
覃怀在今河南温县周围。历朝历代,都有不同的称谓。

此外,也有出自姒姓谭氏,夏朝皇覃氏部落。
看土司的出任人选和所处的地区我们不难推测,覃植什用这一支应该是来自少数民族。
湖北恩施咸丰县唐崖土司属覃氏,堂号应为金陵堂,先祖覃普诸,在金军南侵时应皇帝征召率部抗金,得胜回朝在金陵被皇帝拜封为元帅,后因功加封为“镇国大元帅”。
皇帝赐宗谱派序60字“应玉景尚水,良土大士之。金先自可必,文光启世思。家国时为友,宗子于何其。秉正崇学道,宏开昌祖希。绍述克敦本,诗书毓贵奇。源远培德厚,万代则前规。”

同在苗族自治州来凤县,还有一支土司属宗支,堂号为植桂堂。
第23代后人坚守祖坟,族谱已被借丢失
覃国安是唐崖第一代土司王覃启楚的第二十三代子孙。13岁的时候,他就跟着爷爷守护着唐崖土司城王墓。上个世纪80到90年代,地方为了保护土司城遗址,还给第二代土司覃值什用墓做了围墙。
为了让这里的“遗迹”得到充分的保护,当时的文物局每年会给覃国安发1200元的工钱。2014年前,如果有游客参观皇坟,约定俗成会给覃国安三块,五块钱。

因为格局清晰,功能尚且完备,文物保存完整,唐崖土司城址于2015年正式列入世界遗产。而国家也给覃国安一家安置了房子。
在被问及守墓的意义时,他还讲出一件牵肠挂肚的往事。自家族谱当年也是记载了当地先祖的世代传承的,但原版当年被借走,至今尚未归还。

乔迁后,覃国安仍然心系故地,了解到在有关单位的保护和开发下,土司城越来越好,他也终于放下心来。
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1、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、图片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,违反前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2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世界王氏网)” 的作品、图片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。谢谢! 本网总机:0593-7639088,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:QQ邮箱:1173471839 网易信箱:fjfdws@126.com

相关文章

最新推荐

湖北这一姓氏,统治古
提及古代墓葬,很多人脱口而出的不外乎帝王皇陵,诸侯大墓。而 [详细内容]
- · 湖北这一姓氏,统治古城300余年,第23代后
- · 出祧、过继、海外子孙族谱怎么写?修谱寻根
- · 走路和体重与寿命的关系,幸好今天知道了!
- · 学好书法,必须强化这七种练习!
- · 写书法,这些内容最静心!
- · 写字和书法最大的区别,你是写字还是写书法
- · 民政部关于开展社会团体分支(代表)机构专
- · “物传人”的概率有多大?专家解读来了!
- · 一个出过59位宰相的家族,家训值得每个人学
- · 全国政协转发关于姓氏宗亲文化的提案
最新排行
- · 姓氏文化:滑姓
- · 姓氏文化:米姓
- · 姓氏文化:应姓
- · 姓氏文化:吉姓
- · 满洲八大姓具体指哪八家,同一个姓氏为何又
- · 湖北这一姓氏,统治古城300余年,第23代后
- · 古代取名都忌讳一个字,2000年来只有3人敢
- · 姓氏难局
- · 姓氏文化研究工具书
- · 姓氏文化|“林”姓由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