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安国候太傅右丞相王陵母之墓
王陵母墓,位于中国徐州市王陵路,现为徐州的旅游景点之一,相传归属于汉代名臣王陵之母,墓前立有刻“汉安国候太傅右丞相王陵母之墓”的石碑。
楚汉相争时,王陵母被项羽劫持,企图招降王陵。王陵母宁死不屈,反劝王陵要尽心辅佐汉王,并拔剑自刎,此举惹怒项羽,将其烹煮。王陵母墓便是为纪念其烈举而立。
王陵是汉初名臣,他原是沛县的豪杰、刘邦为布衣时、像兄长一样敬重他。刘邦起义时王陵也在南阳聚兵数千。楚汉相争时,王陵属汉,项羽劫持其母。企图招降王陵。王陵的母亲对使者说:转告王陵,要尽力辅佐汉王,不要因为顾念老母而对汉王三心两意。”为 了断绝王陵的挂念,老人家竟然拔剑自刎了。
王陵母亲这种为支持儿子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举动,在汉代被看作贤母的典型。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(147年)的山东嘉祥武梁祠中,有一块画像石就题为“王陵母”。画面中老年妇女的形象就是王陵母。她正谆谆告诫王陵派来的使者把她的嘱咐转告王陵,使者及其随从躬身俯 首倾听,王陵母的左侧停放着轩车。
王陵为人豪爽,敢于直言,这种耿直磊落的性格,显然来自母亲的教诲和激励。王陵一直谨遵母亲的遗言,忠心辅佐汉室,刘邦平定天下后,王陵被封为安国侯,任右丞相。
刘邦及孝惠帝死后,吕后想封吕氏子侄为王,去征求王陵的意见。王陵断然回答不行,吕后非常气愤,于是佯迁王陵为太傅,实际用意是夺去王陵的相权。王陵识破吕后的阴谋,从此托病辞官,杜门不出。 7年后死去,继承了母亲的刚烈性格。
《铜山县志》记载:明嘉靖年间御史朱衣曾在王陵母墓前立碑,清康熙五十八年 (1719年)淮徐同知孙回渝在墓门前建有牌坊,清嘉庆四年(1799年)淮徐海道康基田重修茔墓,并立有碑记。今均荡然无存。
经过近几年的考古调查与勘探,初步证明该处可能为一处东汉墓,关于它的归属还需进一步的调查勘探来证实。


最新推荐

家教和门风,是最大的
家教和门风,是最大的家庭资产 [详细内容]
- · 中国五行
- · 家教和门风,是最大的家庭资产
- · “客官,您是打尖还是住店”?住店我们都知
- · 今天修家谱有那么多的问题,我们应该怎么办
- · 传统文化的代表——巴蜀地区的祠堂建筑文化
- · 「三伏天养生」最耗阳气的事别干!中医支四
- · 六姓起源:以国为氏
- · 五姓起源:为避难改姓
- · 兰亭故事 | 乌衣巷里公子世无双
- · 族谱上的姓氏先祖可信吗?姓氏文化村骗财骗